其他
美国从乌克兰刮来一阵“逆风”,日本媒体人:该擦亮眼睛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民中国 Author 木村知义
5月9日是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日。此前部分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有可能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正式对乌克兰“宣战”。对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第一时间回应:“一点可能都没有。”另一方面,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则表示,乌俄冲突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俄乌冲突日益胶着化。在日本资深媒体人木村知义看来,这场发生在欧洲的军事冲突正演变成为美国针对中国的政治道具,而日本也被卷入到了大国博弈之中。
俄乌冲突的根源是什么?美国打压俄罗斯包含哪些战略考量?木村知义对此做出了分析解读。
日语里有一个惯用语叫做“タガが外れた(失控了)”。让我联想起这个短语的是针对中国的无理指责,以及深度参与其中的美国等西方世界和日本的有关“动向”。如今,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忧虑与关切日复一日。
此次俄罗斯发起的军事行动,在思考中国与世界时,特别是给我们日本人带来了哪些问题?我想从这个角度浅谈我的看法。
思考乌克兰问题的前提
首先,关于乌克兰的战火,我秉持以下原则。(一)当前最优先的事项是尽早熄灭战火。(二)为此,正确把握军事冲突的根源是不可或缺的。(三)任何国家不应穷兵黩武,侵略、统治他国。(四)生命大于一切。
为尽早结束俄乌纷争,我们必须思考军事冲突为何发生。换言之,必须就军事冲突的根源做本质性的追溯,方能找到解决的路径。
乌克兰问题在空间上不仅限于欧洲、俄罗斯,还涵盖了欧亚大陆、阿拉伯世界。认识这一问题需要对漫长的历史沿革、民族、宗教和文明史具备弘旷的器识和深刻的洞察力。此后还发生了所谓的“颜色革命”、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乌克兰东部地区亲俄武装势力与乌克兰军队的内战(相关测算显示,死亡人数达到一万数千人)、《明斯克协议》破产等。在探究乌克兰问题时,对这些重要历史事件的理解和结构性认识不可或缺。但是限于篇幅原因,本文将聚焦中心论点。
针对两个“非对称性”的考察
在思考乌克兰问题时,迫切需要针对两个“非对称性”做出鞭辟入里的考察。
首先是冷战后的欧洲与俄罗斯在“安全保障”方面的“非对称性”。
苏联解体后,东欧地区的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随之瓦解。然而美国主导的战后体制军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但残存了下来,而且走上了不断强化、扩张的道路。这便是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非对称性”矛盾。
另一个是关于人的生命的“非对称性”。
我们是否如同关注乌克兰那样,同等对待所有遭受战火荼毒的民众呢?我们必须对事关生命的“非对称性”进行严肃的审视。单举一个例子,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时情况如何呢?我想起华盛顿大学的艾米·哈古皮安(Amy Hagopian)博士曾在《美国国家地理》上,根据相关国际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测算出在伊拉克战争中丧生的平民数量。她表示:“死亡人数约为50万人。然而这仅仅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一些媒体只会说:“俄罗斯的战车入侵乌克兰,战争由此开始。”这种观点实在过于浅薄。关于生命与人道主义,现实正在尖锐地考验着我们的思考究竟能达到何种深度。
除此之外,更加严峻的是我们日本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对待中国?即开头提到的只能形容为“タガが外れた(失控了)”的课题。
让人忧心忡忡的世界“氛围”
针对乌克兰问题,美国最早号召世界各国“制裁”俄罗斯。时任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暗示,假如不追随美国主导的对俄制裁,“将面临严重的后果”,并提及采取“报复措施”的可能性。
关于中国不追随美国脚步制裁俄罗斯一事,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盛气凌人地“威胁”道:“这将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地位。”从“中国将支援俄罗斯”,到假借乌克兰问题炒作“台湾有事”,所有的叙事话语都与指责中国相关联,现实状况只能说是偏激过头了。其思维逻辑是,不服从美国的国家都是“亲俄罗斯派”,甚至被认为是应该被驱逐的“敌人”。这种毫无论理可言的“氛围”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我为之深切担忧。
究其背景在于美国根深蒂固的霸权梦:美国试图以其主导的北约军事同盟为基轴,千方百计恢复摇摇欲坠的单极霸权,并如同拜登总统经常挂在嘴边的那样,“动员各同盟国”重返美国主导的世界。
从乌克兰刮来的逆风正是指这一点。
美国的《国防战略报告》与日本的应对
乌克兰局势日益严峻,而3月28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拜登政府上台后的首个《国防战略报告》。《报告》将中国定位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乌克兰民众确实十分重要”,但是“中国具有在军事、经济、技术等领域挑战美国利益的巨大潜力”,指出美国应当“优先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构成的挑战与‘威胁’,其次才是俄罗斯在欧洲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为了“遏制”中国,美国还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与同盟国一道集结军事和非军事力量进行“统合遏制”。《报告》提到“正如应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那样,与同盟国联手是美国的强项。为达成目标,这一手段不可或缺”,与此同时还须通过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确保美国的“永久性优势地位”。
此外,《报告》还提到,随着与中国的“大国竞争日益激化,在美国军事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要深化与日本等同盟国的合作,同中国相抗衡”。我们尤需注意这段表述中对日本定位的强调。
问题是,日本应该如何应对。
日本政府拟修订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等文件中,遍布着“将国防预算提高到GDP的2%”“提高攻击敌方基地的能力”(即便将“攻击”改为“反击”,本质上也并没有区别)等修改条文,处处都在渲染“来自中国的威胁”“台湾有事”。
割裂世界、炒作中国威胁论——这些逆时代潮流的动向不仅在欧洲,同时在东亚,特别是日本昭然若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状况?如今的时代要求每一个人擦亮眼睛认知中国,并做出无差错的敏锐观察。我们决不能让历史的齿轮发生倒转。
作者:木村知义丨前NHK主播、自由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来源:人民中国)
主编:刘倩
本期责编:陈冰然